玉米是一種健康的澱粉類蔬菜與全穀物,也是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與抗氧化劑的來源,它可以為眼睛、心臟、腸道、甚至大腦帶來許多好處。然而,它也含有不利礦物質吸收的植酸、也可能對有腸胃疾病的人造成乳糜瀉加重。

玉米是全球消費最廣泛的食物之一。在臺灣,玉米隨處可見:水煮玉米、烤玉米、玉米沙拉、玉米麵包、爆米花,當然,還有在超市裡販賣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儘管玉米營養豐富,也很深受民眾喜愛,但你可能對玉米還有些不了解的地方,例如,爆米花為什麼會爆?爆米花健康嗎?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玉米?玉米既是穀物、也是蔬菜
網路有些關於玉米來源的笑話,比如:
「玉米是誰發明的」?答:「綠巨人。」
玉米從哪來的?是外星人送給印第安人的 !(這點我認同)。阿茲特克人!(我也認同)
雖然都是冷笑話,但網友們還真的很有想像力。好了,言歸正傳。
玉米,原產於中南美洲,在世界許多地方以其原名”maize”而聞名,目前在全世界各地種植,有無數的品種,是世界第三大植物性食物來源,更是美洲原住民的主食(關於這點,網友是對的)。
什麼是玉米?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大家還用這個查資料嗎?),「玉米」這個名稱,同時是指這種高大的禾本科植物(禾本科,簡單地說,就是指雜草),也是指其可食用的種子。
玉米種類
從小就看過白色玉米,而黃色是長大後才出現的,不過現在也是這兩種最為常見,但如果讀者曾去美國旅行,應該有機會發現,彩色、紫色玉米常常被拿來當裝飾品。不過,除了裝飾,這類型的玉米還有不同的用途。

- 馬齒玉米(Dent corn),白色,較糯有嚼勁,玉米粒上有凹痕。
- 在臺灣可作為水煮玉米或碳烤玉米食用。
- 在美國種植的這種玉米,多用於生質燃料、牲畜飼料、或加工食品,例如,玉米片、玉米餅。
- 甜玉米(Sweet corn),有黃色也有白色,就是我們常整根拿來直接啃食的水煮玉米或烤玉米,它的含糖量較高,味道偏甜。現在市場上常見的「水果玉米」也是屬於甜玉米。
- 燧石玉米(Flint corn),又稱印地安玉米(Indian corn),主要來自秘魯、玻利維亞與厄瓜多的安地斯山脈,因其堅硬的玉米粒而得名。燧石玉米色彩繽紛,其中許多是後來培育出來的。可以磨成粉作為不同用途,在美國,通常用於裝飾(真的不假)。
世界上有許許多多的玉米品種,說穿了,這些玉米不是雜種、就是變種。玉米在全世界都經過多重雜交(育種、雜種),品種越來越多,光在美國就有200多個玉米品種(雜種真的滿多的),甚至有些基因突變成為新品種(就是變種。例如,糯玉米。),因此只大概分類,不多加敘述(反正不是雜種、就是變種,真的不需多費唇舌解釋)。
玉米是穀物、澱粉還是蔬菜?
這很重要嗎?然而不說清楚,有些人真抓著這點不放呢!是不是很死腦筋?!
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 的說法,玉米既可以被視為蔬菜,也可以被視為穀物 (玉米劈腿)。
這時候的玉米是蔬菜

- 剛收穫的玉米粒水嫩多汁、可作為新鮮食用時,玉米被認為是一種蔬菜。
- 但因為它富含碳水化合物,所以它並沒有獲得健康蔬菜的好聲譽,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
- 它卻含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抗氧化劑、以及一切蔬菜該有的營養成分,所以,玉米也被稱為「澱粉類蔬菜」(澱粉含量比較高的蔬菜)。
- 這時候,玉米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作為配菜與其它蔬菜一起食用。
這時候的玉米是穀物

- 當玉米完全成熟、乾燥並磨成玉米粉(包含麩皮、胚乳與胚芽等所有部分)或爆米花的乾燥種子,它被歸類為全穀物。
- 就像全麥麵粉,玉米粉也可製成玉米麵包、玉米餅、玉米粥、…等食品。
- 玉米雖被認為是穀物,但與其它穀物不同,它天然就不含麩質。
玉米的營養價值與功效
天生我材必有用,玉米也和大部分蔬菜一樣可以提供蔬菜該有的營養素,當轉換角色成穀物,以玉米為底的食品也可以成為營養飲食的一部分:
- 蛋白質含量普通,最多的蛋白質為玉米醇溶蛋白(zeins)。天然無麩質。
- 脂肪含量低,其油脂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玉米油(玉米胚芽油)。
- 碳水化合物,主要來自澱粉,以及少量糖。甜玉米含糖量較高。
- 維生素:維生素A、B1、C、D、E、K、葉酸
- 礦物質:鈣、錳、磷、鐵、鋅、鎂、鉀、鈉、硒
- 膳食纖維:含量高。
- 不溶性纖維為半纖維素、纖維素和木質素,所以玉米粒的外殼較硬、難咀嚼。
- 其中可溶性纖維中的抗性澱粉可以作為腸道微生物的食物,創建更健康的腸道微生物群。抗性澱粉還可以幫助維持長時間地感到飽腹感。
- 植化素(抗氧化劑):玉米比許多其它常見穀物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劑,就這點,玉米更像蔬菜而非穀物:
- 阿魏酸(Ferulic acid),這是玉米中主要的多酚抗氧化劑之一。
- 花青素(Anthocyanins),此抗氧化色素家族讓玉米染上了藍、紫與紅色。
- 玉米黃素(Zeaxanthin),是最常見的植物類胡蘿蔔素之一,它與改善眼睛健康有關。
- 葉黃素(Lutein),是玉米中主要的類胡蘿蔔素之一,可作為抗氧化劑,保護眼睛免受藍光的氧化損傷。
- 植酸(Phytic acid),這種抗氧化劑可能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例如鋅、鐵。
相關文章 ➤蔬菜、水果的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纖維,如何影響您的健康?
相關文章 ➤來自蔬果的抗氧化成分有極佳功能,但有需要額外吃抗氧化補充劑嗎?
玉米對身體的7大潛在健康益處
玉米富含對許多有益的營養物質,可以促進健康。研究表明,玉米具有以下潛在好處:

1、增進消化道健康
- 抗性澱粉是一種益生元纖維,纖維可以支持腸道微生物群,餵養腸道中的健康細菌,有助於整體消化道健康。
- 腸道菌可將產生對人體有益的短鏈脂肪酸。
- 玉米富含不溶性纖維,可增加糞便體積並防止便秘。
2、保護心臟健康
- 玉米含有鉀,這種營養素含量低與高血壓有關,而高血壓是冠心病和中風的主要危險因子。
- 玉米油中含有Q10 ,是一種促進心臟健康的輔酶,可以降低心臟受損的風險。
- 吃玉米等全穀物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2021年 9月發表在《營養雜誌》(The Journal of Nutrition)上的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不到半份全穀物的人與每天吃至少三份全穀物的人相比較,每天吃至少三份全穀物的人血壓升高幅度較小。
3、降低罹患慢性病風險
- 玉米富含抗氧化劑,已被證明可以對抗自由基、老化與慢性疾病相關的成分。
- 過去的一項回顧性研究發現,食用玉米等全穀物有助降低罹患第2型糖尿病、心臟病與某些類型癌症的風險。
- 抗氧化劑可以保護身體免受自由基傷害,自由基會導致慢性發炎、心臟病和其它疾病。

4、視野更清晰
玉米含有兩種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研究顯示,可以保護眼睛、促進眼睛健康。
5、大腦更健康
- 玉米的抗氧化成分可以對抗可能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細胞發炎,其中維生素E佔了重要地位。
- 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稱,此抗氧化劑已被證明有助於保護大腦免受衰老,免受阿茲海默症的影響。
相關文章 ➤16種健康的、高碳水化合物的蔬菜與水果

6、中度影響血糖
- 玉米中的天然糖賦予玉米粒甜味,但玉米的含糖量仍相對較低。
- 玉米的高纖維、複合碳水化合物的特性令其升糖指數較低。
7、提供健康的無麩質選擇
玉米天然不含麩質,這使得玉米與玉米製的產品成為乳糜瀉或麩質敏感患者的絕佳選擇,即使被大麥、小麥、裸麥、黑麥放棄,還有玉米挺你。但購買玉米產品時也請仔細閱讀食品標籤。
玉米的其它用途
玉米全身都是寶。除了可食用的新鮮玉米粒之外,玉米還可以提供:

- 玉米筍(Baby corn),是玉米在吐絲後授粉前的幼嫩果穗。玉米筍在亞洲是非常受歡迎的蔬菜。
- 整粒磨成粉,可用於製作玉米麵包、玉米餅或玉米粥(以玉米粉煮滾之後的食物,或譯作玉米粥或玉米糊)。也可精製成玉米澱粉(白色)。
- 玉米絲(玉米鬚),經乾燥後,傳統中國和美洲原住民將其作為藥用茶飲用。
- 玉米片,混合烹煮過的玉米、砂糖與維他命的加工食品,通常當作早餐,與牛奶一起食用。
- 玉米糖漿,也許是現代飲食中最常見的玉米形式。高果糖玉米糖漿(HFCS)是另一種加工的糖,成本低廉,被添加到許多加工食品(例如,烘焙食品、糖果、手搖飲、…)中以增加質地與甜味。大量攝取會導致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等相關慢性疾病。
- 用來生產酒精生質燃料。玉米是美國的主要農作物,僅一小部分供人類食用,其餘的加工後用作動物飼料,也用於製造乙醇,添加在汽油等燃料中。
玉米可以幫助減肥嗎?
玉米是一種澱粉類蔬菜,只要適量,它就能幫助管理體重或可能減輕體重:
- 吃新鮮的玉米,而不是加工的玉米食品。
- 若一份蔬菜的量是一杯,建議玉米等澱粉類蔬菜一份的分量是1/2杯。
- 玉米的不溶性纖維含量高而讓人感到飽足。
- 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是一種可溶性膳食纖維,也可以幫助維持長時間飽腹感,有助自然調節食慾並防止過量進食。2021年2月《臨床營養學 ESPEN》(Clinical Nutrition ESPEN)中的一項統合分析發現,多吃抗性澱粉讓食慾下降。
吃玉米的風險與潛在副作用
玉米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植物性食品,大多數人都能放心地將其作為均衡飲食的一部分。但有一些副作用需要注意。
- 是否有在便便中看到過完整玉米粒?別驚慌,因為玉米粒的外殼是由「纖維素」組成,若沒有仔細咬碎,消化系統根本無法消化,它可以完整地通過腸道排出體外。
- 與所有穀物一樣,全穀玉米含有植酸(植酸鹽),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例如鐵、鋅,這對飲食均衡的人而言通常不是問題,但對以玉米為主食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可能會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 玉米是一種澱粉類蔬菜,就像馬鈴薯一樣,它含有糖與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升高血糖水平,但如果不過量,它依然可以成為健康飲食的一部分。如果患有糖尿病,不需要避免吃玉米,但請注意份量。
- 玉米與花生等穀物可能會受到真菌污染,這些真菌會產生黴菌毒素(mycotoxins),例如,黃麴毒素、橘黴素、伏馬鐮孢毒素等。吃進太多這些毒素可能造成某些癌症,例如,肝癌。污染可能存在於全世界儲存的穀物中,對那些依賴玉米作為主食的人而言最為不利。
- 玉米不耐症(Corn intolerance),玉米可能會給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帶來一些不適。玉米屬於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之一,也含有與麩質相關的玉米醇溶蛋白(zein),患有腸躁症(IBS)的人,吃玉米可能會引發脹氣、腹脹或腹部不適、或讓腹瀉加劇。
- 玉米是世界上基因改造作物(GMO)最多的農作物之一,有些人對基因改造玉米感到擔憂,並試圖避免吃這些食物。
- 如果擔心食用基因改造作物,可以尋找帶有「非基因改造」”non-GMO”標籤的產品。
- 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稱,美國種植的大部分玉米都經過某種形式的基因改造。
- 目的是為了使農作物抵抗乾旱、抗病蟲害、增加產量或提供更多的營養。
- 在2016年,美國種植的作物中有92%是基因改造作物。
- 基因改造的玉米以及其它農作物對人類健康與環境安全的影響,是營養領域最廣受爭議的議題之一。
- FDA報告稱,基因改造食品與非基因改造食品一樣健康、安全。
- 但目前關於基因改造玉米對人類安全性的研究有限且相互矛盾。
- 一研究顯示,食用基因改造玉米會對動物的肝臟、腎臟與其他器官產生毒性影響。
- 另外一些研究表明,基因改造作物對人類健康無害,並提供與非基因改造作物相同的營養成分。
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從飲食中加入玉米中受益。這種澱粉類蔬菜和穀物富含纖維、抗性澱粉、維生素、礦物質與巨量營養素,無論是直接吃玉米穗還是將其添加到菜餚或湯中,玉米都可以成為飲食中美味且營養豐富的一部分。
- 根據《植物品種及種苗法》相關規定,臺灣除了少數取得試驗許可,能在特定隔離環境測試的基因改造作物以外,目前未有基因改造作物取得種植許可,也因此生產與銷售基因改造作物種子、種苗屬於違法行為。相關連結:臺灣禁止種植基因改造作物,檢測普及化確保食品安全
- 目前取得我國基因改造食品原料查驗登記許可有黃豆、玉米、棉花、油菜與甜菜,都是國外所開發的品種,尚無國內所開發的產品提出申請。相關連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我國流通之基因改造食品項目
玉米番外:為何玉米會爆開成爆米花?

很多人都愛爆米花,尤其是去看電影或在家中追劇,若有爆米花在手,肯定會讓休憩時更有氛圍。應觀眾要求,爆米花是這麼爆出來的:
- 爆米花是由燧石玉米的乾玉米粒所製成的
- 乾的玉米粒中有水與油脂
- 玉米粒的外皮堅硬又不透水汽,而內部的澱粉堅硬緊實
- 爆米花能否被成功”爆”出,取決於其外皮的堅實度(不能有破口,否則會漏氣,無法爆開)、以及熱能否有效地傳送至內部
- 以微波或氣炸鍋加熱後,玉米粒中心的水與油脂逐漸被汽化
- 玉米粒堅硬外殼導致水氣出不來,內部形成高壓蒸氣
- 當內部壓力持續增加到約180°C(356°F)時
- 當外皮無法承受更高的壓力而突然爆破
- 已經膠化(溫度已達180)的澱粉與蛋白質隨蒸氣一起噴湧而出(像火山爆發、岩漿流出),形成充滿氣泡的泡沫狀物質
- 澱粉與蛋白質形成的泡沫很快冷卻而定型下來,形成了很脆的爆米花
- 爆米花很有嚼勁、體積很大(體積比原來的玉米粒增加很多)、熱量很低 (說成這樣,好像吃再多也沒問題)
爆米花是一種全穀物零食,儘管爆米花本身很健康,但它經常與含糖飲料一起食用,並且經常添加鹽(或糖)與高熱量食用油,若經常食用可能有損健康。
References
1、衛生福利部–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2、臺灣玉米家族來點名–農業知識入口網
3、台灣癌症基金會 – 護眼好夥伴 玉米
4、爆米花
5、Corn 101: Nutrition Facts and Health Benefits
6、Is Corn Good for You? Nutrition Facts and More
7、Health Benefits of Corn
8、6 Health Benefits of Corn
9、Corn: A versatile, nutritious choice
10、Corn
11、Corn 101: A Complete Guide
12、Genetic, evolutionary and plant breeding insights from the domestication of maize
13、Global maize production, utilization, and consumption
14、Macronutrients in Corn and Human Nutrition
15、Processing maize flour and corn meal food products
16、Maize—A potential source of human nutrition and health: A review
17、Dietary sources of lutein and zeaxanthin carotenoids and their role in eye health
18、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the risk of cataract: the Melbourne visual impairment project
19、Dietary carotenoids, vitamins A, C, and E, and advance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Eye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 Group
20、Effects of Dietary Fiber and Its Components on Metabolic Health
21、Health benefits of dietary fiber
22、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dietary fiber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
23、Comparison of low- and high-carbohydrate diets for type 2 diabetes management: a randomized trial
24、High fructose corn syrup and diabetes prevalence: a global perspective
25、Changes in Intake of Fruits and Vegetables and Weight Change in United States Men and Women Followed for Up to 24 Years: Analysis from Thre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26、ISAAA Brief 52-2016: Executive Summary
27、A comparison of the effects of three GM corn varieties on mammalian health
28、Health risk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29、Assessment of the nutritional values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wheat, corn, and tomato crops
30、Maize: A Paramount Staple Crop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Nutrition
31、Seed Calorific Value in Different Maize Genotypes
32、Plant introductions of maize as a source of oil with unusua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33、Corn oil improves the plasma lipoprotein lipid profile compared with extra-virgin olive oil consumption in men and women with elevated cholesterol: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feeding trial
34、Food uses and health effects of corn oil
35、Manganese absorption in humans: the effect of phytic acid and ascorbic acid in soy formula
36、Dietary magnesium intake is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in adults at hig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37、Phytate in foods and significance for humans: food sources, intake, processing, bioavailability, protective role and analysis
38、Health effects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in humans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345983/
39、Antioxidant activity of grains
40、Polyphenolic and antioxidant content of white and blue corn (Zea mays L.) products
41、Phenolic profiles of Andean purple corn (Zea mays L.)
42、Dietary sources of lutein and zeaxanthin carotenoids and their role in eye health
43、Carotenoid bioaccessibility from whole grain and degermed maize meal products
44、Whole-grain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esults from the Nurses’ Health Study
45、Whole grain foods for the prevention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46、Dietary intak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
47、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48、The potential role of dietary xanthophylls in cataract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49、Associations between lutein, zeaxanthin, an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n overview
50、Profiles of carotenoids, anthocyanins, phenolic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selected color waxy corn grains during maturation
51、Carotenoids: actual knowledge on food sources, intakes, stability and bioavailability and their protective role in humans
52、Distribution of lutein and zeaxanthin stereoisomers in the human retina
53、Lutein and zeaxanthin in the eyes, serum and diet of human subjects
54、Macular pigment: a review of current knowledge
55、Plasma 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the risk of age-related nuclear cataract among the elderly Finnish population
56、Plasma 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other carotenoids as modifiable risk factors for age-related maculopathy and cataract: the POLA Study
57、Lutein and zeaxanthin and the risk of cataract: the Melbourne visual impairment project
58、Dietary carotenoids, vitamins A, C, and E, and advanced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Eye Disease Case-Control Study Group
59、Prospective study of lutein/zeaxanthin intake and risk of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60、Mycotoxins
61、Aflatoxins, fumonisins, and trichothecenes: a convergence of knowledge
62、Aflatoxin contamination of commercial maize products during an outbreak of acute aflatoxicosis in eastern and central Kenya
63、Celiac disease: Prevalence, diagnosis,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64、Addressing the Role of Food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mptom Management
65、How popcorn became a much-loved sn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