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含豐富維生素C,但種籽與纖維可能形成「植物糞石」,阻塞腸胃道

番石榴(芭樂)芯富含由「石細胞」(木質素與纖維素)所形成的種籽,加上果肉的膳食纖維含量高,吃芭樂時若與種籽一起吞食,一次吃太多又沒有適當地咀嚼,當「雪球越滾越大」,容易導致「植物糞石」出現。糞石對一般人無礙,但對曾患有某些腸胃道疾病的人可能引起腸胃阻塞,嚴重時需要開刀治療。

Guava 6873684 1280
番石榴,又稱芭樂,英文名稱為 Guava,維生素C含量最高,膳食纖維的含量也不遑多讓。

又稱為芭樂的番石榴,堪稱最能代表臺灣的水果之一,屬高纖低卡的水果,除了營養美味,維生素C含量更是豔冠群芳,加上含量極高的纖維素容易帶來飽足感,成為不少愛美白、或想要控制體重的人好選擇。但也正是因為芭樂籽與纖維素這些因素,導致芭樂有了一些不好的風評,例如,容易便秘。一起來看看原因是什麼。

芭樂的營養成分與種類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台灣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記載,芭樂的營養成分有:

  • 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果糖、葡萄糖、半乳糖、蔗糖)。這些具有熱量的成分含量少,熱量低
  • 膳食纖維:特別是粗纖維(纖維素),含量非常高
  • 維生素:B1、B2、B12,菸鹼酸、維生素C。維生素C含量居水果之冠
  • 礦物質:鈉、鉀、鎂、磷、鈣、鐵、鋅…等。
  • 植化素(抗氧化劑):多酚、類黃酮、萜類、β-胡蘿蔔素、類胡蘿蔔素、單寧酸、…,有助中和自由基,抗發炎
  • 有機酸:蘋果酸、檸檬酸,讓芭樂吃起來帶著微酸口感。
  • 芭樂籽:由「石細胞」(木質素與纖維素)所形成的種籽,完全不會消化。

一般而言,台灣有名的芭樂有:白芭樂、泰國芭樂、珍珠芭樂、水晶芭樂、紅心芭樂、世紀芭樂、…等。但無論是哪種,請讀者特別把焦點集中在「膳食纖維」與「芭樂籽」這兩個成分,因為與芭樂有關的不好風評都來自它們。

相關文章 ➤蔬菜、水果的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纖維,如何影響您的健康?
相關文章 ➤
來自蔬果的抗氧化成分有極佳功能,但有需要額外吃抗氧化補充劑嗎?

吃芭樂或芭樂籽會造成便秘嗎?

關於芭樂的傳言:吃芭樂或吃芭樂籽會導致便秘。事實上,除非是腸胃功能不佳,不然,連籽一起食用是不錯的選擇。

多喝水,吃芭樂就不會造成便秘

吃芭樂時,只要細嚼慢嚥、多補充水分,不僅不必擔心便秘,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芭樂可能造成便秘,是因為狼吞虎嚥、水喝不夠

  • 芭樂的膳食纖維含量很高、口感很脆(除非過熟),若沒有細嚼慢嚥,吞下較大顆粒的果肉不易消化。
  • 所有的膳食纖維都需要水分才會膨脹、柔軟,芭樂的纖維含量更高、更需要水分。
  • 如果不愛喝水,不論吃什麼水果都可能導致便秘,甚至會讓便秘更嚴重。
  • 關於膳食纖維,請讀者想像一下,乾燥的蒟蒻(可溶性膳食纖維)零食、乾燥的稻草(不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多硬,缺乏水分的糞便就有多乾硬。

記得要多喝水,保持體內有充足的水分,就能讓膳食纖維發揮正常的功能。

吃芭樂籽也不會造成便秘,但可能出現嚴重的「糞石」

網路流傳「吃芭樂要去籽,不然會便秘」。其實也不會。

Guava 5979586 1920
紅心芭樂,軟糯、香甜。

  • 芭樂籽位在芭樂芯裡,芭樂芯含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糖分、黃酮類與酚類等化合物,不僅更營養,口味還更甜美。
  • 芭樂籽堅硬,外部是由木質素與纖維素構成的石細胞所組成,胃酸無法將芭樂籽分解,會隨沒有消化的食物一起排出體外。
  • 對健康的人而言,芭樂籽並不會造成問題,但是,若有腸胃道問題,芭樂籽就會增加腸胃道負擔,不但加重便秘症狀,甚至形成導致腸胃阻塞的「植物糞石」。

「植物糞石」的是如何產生的?

政府機構、醫師、營養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都推薦高纖飲食,高纖飲食適合絕大多數的人,但有些人卻容易形成「植物糞石」(Phytobezoars)(詳見下圖)。

植物糞石
植物糞石(Phytobezoars),可能造成腸道阻塞,

圖片說明:
(A)電腦斷層掃描顯示小腸擴張,阻塞部位有卵圓形腫塊(右上方箭頭位置),腫塊內含有空氣(黑色斑駁圖案)。(B)經移除的植物糞石
圖片來源:https://www.frontiersin.org/articles/10.3389/fsurg.2021.691860/full

吃芭樂導致「植物糞石」(Phytobezoars)的原因

植物糞石,簡單地說,就是滯留在胃腸道中難消化、大體積的緻密團塊。植物的意思是,這糞石主要由植物的種籽、果皮、纖維素、黏液、…等構成。

以芭樂為例說明。

  • 芭樂籽、膳食纖維、未咀嚼完全的果肉顆粒、黏液,加上其它食物顆粒,例如,脂肪、晶體、沙粒、鹽類殘留物等,在滾雪球越滾越大的狀況下,可能在胃裡、腸道裡形成較大體積的塊狀結構。
  • 種籽是滾雪球越滾越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專家們總是建議,吃芭樂、西瓜、葡萄的時候,別把種籽吞下肚,而吃芭樂要把種籽挖除。
  • 若是在胃裡形成糞石,可能堵住幽門,導致食物無法順順利進入小腸(胃排空速度變慢)。
  • 腸道的蠕動,也會讓小糞石慢慢累積成長條狀的糞石。
  • 糞石並不常見,但它可以在胃腸道的任何部位形成,最常見的是在胃

誰容易長植物糞石

任何人或草食性動物都可能形成植物糞石,體積較小的糞石通常不會引起症狀,糞石的形成對一般人影響也不大,但可能對某些人造成腸胃道阻塞:

  • 大多數植物糞石發生在消化系統結構、功能受損的患者中,例如,胃、腸手術後的患者,因為器官結構已經改變,無法順利蠕動:小糞石可能卡在疤痕處、或無法消化的成分逐漸堆積、阻塞,讓糞石逐漸變大。
  • 胃蠕動受損無法好好消化食物(例如,糖尿病性胃輕癱患者)、胃酸含量低(無法腐蝕食物,食物顆粒較大)、…等,都可能導致植物糞石的形成。
  • 年齡較大的長者,牙口不佳、胃酸減少、腸胃蠕動較慢。
  • 不能或沒有正確咀嚼食物。
  • 有攝取過量纖維的習慣,特別是素食者。

既然植物糞石是由「植物」所以引起的,專家們建議:這類病患小心食用帶有種籽(或不小心吞入種籽)、帶皮、或粗纖維含量較高的食物,例如,帶籽芭樂、百香果、柳橙、石榴、李子、柿子、葡萄乾、莓果、無花果、蘋果、帶皮馬鈴薯、南瓜(籽)、青豆、芹菜、韭菜、…等。

糞石是在腸胃道生成,自然會造成腸胃道症狀

  • 可能會出現上腹疼痛或不適、噁心、嘔吐等腸胃道症狀;
  • 少量進食後隨即引發飽足感(早飽感);
  • 可能會導致胃幽門阻塞、腸阻塞、壓力性壞死引起的潰瘍,以及隨後的消化道出血

其它食物、異物也會造成糞石

糞石是一種相對罕見、但會影響胃腸系統的毛病。根據組成糞石的物質,除了上述的植物糞石,還有柿子糞石、毛糞石、藥物糞石、乳糞石、異物糞石。

  • 植物糞石(Phytobezoars)。這是最常見的糞石類型,由難消化的植物纖維、種籽、其它食物顆粒組成。
  • 柿子糞石(Diospyrobezoars)。由柿子的丹寧酸混合纖維素、蛋白質組成的植物糞石。根據基礎研究後推測,未成熟的柿子皮含有高濃度的柿子單寧,與胃酸反應後,柿子單寧會聚合,形成像水泥般的黏合劑把纖維素、半纖維素與各種蛋白質等凝聚成一團。柿子糞石更難溶解。
  • 毛糞石(Trichobezoars)。由頭髮與食物顆粒組成,有些甚至可達重達數公斤。毛糞石在人類極為罕見,除非精神狀況不佳而吞食頭髮。在寵物貓身上較為常見,因為人們偶而能發現貓咪會將塊狀毛髮吐出。
  • 藥糞石(Pharmacobezoars)。由未溶解的藥物混合食物所組成。
  • 乳糞石(Lactobezoars)。由牛奶蛋白與黏液組成。容易發生在以牛奶餵養的嬰兒身上。
  • 異物糞石(Foreign body bezoars)。可以是薄紙、塑膠、聚苯乙烯泡沫杯、與寄生蠕蟲,這些是糞石中被發現的其它物質的案例。

一旦確診為糞石,醫療處置的方式,一般會將其溶解或切除糞石,但柿子植物糞石可能對溶解處置有抵抗力,因為與其它類型的植物糞石相比,其結構更緻密、更硬

References

1、台灣種植的芭樂有哪些品種啊?主要產地在哪?
2、台灣地區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3、芭樂(番石榴)的營養成分
4、70歲男啃完「整顆芭樂」送醫 部分小腸慘遭切除…醫生揭致病原因
5、Phytobezoar
6、Bezoar
7、Bezoars
8、Gastrointestinal Seed Bezoar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ase Reports and Case Series
9、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Among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Phytobezoars: A Single-Institution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Korea
10、Gastrointestinal Bezoars: History and Current Treatment Paradigms
11、What Is a Bezoar?
12、Review of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bezoars
13、Foods high in fiber and phytobezoar formation
14、Phytobezoar: An unusual cause of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15、Dietary Habits Affect Quality of Life: Bowel Obstruction Caused by Phytobezoar
16、Gastric Phytobezoar Dissolution with Ingestion of Diet Coke and Cellul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