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厭吃香菜的人所感覺到的肥皂味、嗆味或臭蟲味,很大程度上可以歸因於存在於香菜裡的幾種醛類(aldehydes)。雖然科學家們認為人們對香菜的好惡可能有遺傳因素存在,但也不能忽略飲食文化的影響,即便一開始不喜歡香菜,也可經由學習然後接受它。

香菜、芹菜、苦瓜、青椒、…,對許多人而言,簡直就是來自地獄的蔬菜,而香菜就是大魔王等級的,根據不喜歡香菜朋友所描述,”光聞就令人反胃”,若有人不小心在共食的菜餚裡放香菜,真的會想殺人。所以,就跟所有事情(幾乎)都有一個日子紀念它,當然也有一個國際”我討厭香菜日” (I hate coriander Day),每年2月24日。
可以將討厭香菜歸咎於基因
人們對香菜的喜好呈現兩極化–許多人喜歡它清新的氣味,認為少了香菜的食物一點都不對味;而另一些人則聲稱香菜嘗起來或聞起來很臭,氣味通常像肥皂、泥土或臭蟲,因為許多昆蟲會產生富含醛等強烈氣味的體液以吸引、或排斥其它生物。
就生理學而言,味覺的感受極為複雜,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對食物的偏好,就香菜而言,基因就是其中之一。
香菜與遺傳學 –「肥皂檢測」受體
人體有數百類的受體(receptors),當特定物質與受體結合後,會向大腦發送訊號而產生我們所認為的香氣與味道,基因製造這些受體,嗅覺受體的基因變異(突變)可能是導致某些人厭惡香菜的原因。
某些醛類化合物存在於肥皂中,這些醛類化合物也被認為是香菜味道的主要成分,基因變異的嗅覺受體可偵測醛類化合物(嗅覺感受器雖然負責嗅覺,但也會影響味覺)。所以,討厭香菜的人有「肥皂檢測」受體,而喜歡香菜的人沒有。
可以遺傳的仇恨:OR6A2基因
那些不喜歡香菜的人可以將香菜所含的醛類化合物偵測為肥皂味或泥土味:
- OR6A2是嗅覺受體基因,該基因編碼出一種特定的受體,該受體會被一些醛類的香氣激活,基因微小的變化都會影響味覺與嗅覺的敏感度。
- 此變異基因所引導製造出來的接受體與肥皂味(醛類)有高度的結合親和力,因此聞到香菜就像聞到肥皂一樣。
- 儘管這個發現提供證據表明「嗅覺受體的遺傳變異與香菜味覺有關」,但遺傳變異並無法完全解釋這個現象,因為有人在香菜中聞到了肥皂味,但也同時發現其清新宜人的氣味。
- 然而,對香菜恐懼者來說,香菜只有邪惡肥皂味的一面,而不是清香迷人的那一面。
或許可以這麼說,對真正不喜歡香菜的人,真的是打從”骨子”裡就不喜歡。
社會文化、環境與飲食偏好
香菜是在全世界都被廣泛使用的調味香草,從東亞、南亞、中東、歐洲,到北美、中美、南美洲都能在餐桌上見到它,但討厭香菜者在世界各地的比例大不同:
- 不喜歡香菜的歐洲白人佔17%,但只有4%西班牙裔的人不喜歡,人種差別不大,但討厭程度卻大相逕庭。
- 14%的非洲人害怕它的氣味。在非洲,香菜不是很普及的香料,但還是有人不喜歡。
- 香菜在東亞很常見,卻有21%不喜歡,但同樣經常在料理中加入香菜的南亞與中東地區,只有7%與3%的人不喜歡它。而科學家們相信,喜愛香菜的這些人的基因仍存在變異。
東亞人和白種人不喜歡香菜的比例最高;中東人、西班牙人與南亞人不喜歡香菜的比例最低,這可能是由於接觸頻繁,因為香菜在這些風格的菜餚中非常受歡迎。雖然基因影響了對某些食物偏好,但飲食文化與環境也發揮了作用。
影響挑選食物的動物行為 – 演化與生存
面對小時候沒有吃過的食物,你是躍躍欲試、還是裹足不前?是先觀察、還是先聞味道?是先淺嚐、還是直接大口咬下?

嗅覺、味覺與生存
嗅覺與味覺能夠喚起強烈的情緒,因為它們對尋找食物與配偶、避免毒物與掠食者非常關鍵。
西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Jay Gottfried說,當我們品嚐食物(即使是同一種食物而烹調方式不同),大腦會搜尋記憶,從過去的經驗中找到該味道的相關經驗,然後判斷口中食物帶來的風味是好是壞。以香菜來說,如果味道不符合熟悉、愉悅的食物經驗,而是想起了肥皂、泥土與昆蟲,大腦會強化這個落差並指出對安全的潛在威脅,這會讓人討厭香菜。人們會反應強烈、並且直接吐掉或扔掉。
所以,如果你討厭香菜,這不是你的錯,就演化而言,挑選食物的行為能讓我們避開可能有毒的食物。當大腦偵測到潛在威脅,並不需要知道危險食物中含有哪些成分,只要把它丟掉就行了。
相關文章 ➤對辣的渴望:科學家揭秘,為何火辣辣的辣椒如此令人上癮
嗅覺與味覺的進化 – 即使感覺到有肥皂味,但你仍會接受它
有些人一開始就不喜歡香菜,但因為愛吃美食,所以會一再接觸到它,也會試著去品嘗它。
在持續接觸的過程中,大腦會從持續食用的經驗發展出香菜風味的新模式,漸漸地,可能開始喜歡香菜,雖然它嘗起來仍會讓人想起肥皂,但大腦知道它不再具有威脅性,這也可能是食用香菜國家為何大部分的人都可以接受香菜的原因。
反之,如果你只吃一次香菜就拒絕讓香菜再次入口,那就沒有機會重塑這種看法了。
香菜的營養成分與功效
不論餐廳或街頭小吃,香菜一直是美食調味的好搭檔,舉凡蘿蔔湯、肉羹、刈包、豬血糕、肉圓、…,老闆都會隨手放進一把香菜。
香菜不僅能提升料理的風味,身體也能從中獲取微量元素、維生素、膳食纖維等營養素。根據研究,香菜具有以下生理功效:
- 維護視力:富含維生素A(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可以幫助維護視力。
- 讓身體活力滿滿:含菸鹼酸(B3)、泛酸、葉酸(B9)、維生素B6、B12等,幫助循環、維持好氣色。
- 降低血壓:含豐富的鈣、鉀、鋅、銅、錳等微量元素。鉀可以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鈉,達到血壓降低、擴張血管的功效。
- 抗氧化:含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E與硒,可以幫助對抗自由基,減少體內的發炎。
- 香菜有許多藥理活性:香菜在不同文化的民間醫學體系中,可作為治療不同疾病的傳統療法。包括,抗微生物、抗氧化、抗糖尿病、抗焦慮、抗癲癇、抗憂鬱、抗突變、抗發炎、抗血脂異常、抗高血壓、神經保護與利尿等功能。
香菜真的很不錯,所以客官們,來一點香菜吧,免費的喔!
相關文章 ➤【來自地獄的蔬菜4】芹菜,有助男性雄風?神話 vs. 科學
References
1、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新版) –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2、Coriander (cilantro) leaves, raw
3、Cilantro Haters, It’s Not Your Fault
4、Coriander: Overview of Potential Health Benefits
5、Coriander (Coriandrum sativum L.): a potential source of high-value components for functional foods and nutraceuticals–a review
6、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7、Love It or Hate It — The Great Cilantro Debate
8、A Brief Review of Genetic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Food Preferences: Current Knowledge and Future Directions“
9、Spinach teeth, soapy cilantro: The science behind weird food phenomena
10、Coriander: yes or no?
11、Soapy taste of coriander linked to genetic variants
12、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13、Prevalence of cilantro (Coriandrum sativum) disliking among different ethnocultural groups
14、How Genes Influence Your Preference For Cilantro
15、A genetic variant near olfactory receptor genes influences cilantro preference
16、Why is cilantro (coriander) good for you?
17、Cilantro Love and Hate: Is it a Genetic Tra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