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品嘗芒果的季節,除了香甜、濃郁,芒果對健康有什麼好處?芒果這麼甜,吃多了會不會嚴重影響血糖值?芒果吃太多會導致皮膚變黃,是中毒嗎?還有,有人吃芒果過敏,是真的嗎?

芒果是一種熱帶水果,屬於漆樹科,幾個世紀以來在印度、東南亞與世界其它地區廣泛種植與栽培。
芒果被稱為「水果之王「或「眾神之果」,是世界上第五大廣泛消費的水果,包括新鮮型態的原味水果、果汁、冰沙,與加工型態的冰淇淋、芒果乾、果醬、蜜餞、…等。
芒果的營養成分與可能導致過敏的成分
芒果色香味俱全,惹人垂涎,而且營養豐富,不論生食或加入沙拉,適量食用好處多多。
營養成分
依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內容指出,每100g的愛文芒果:
- 平均熱量約50kcal。90%的熱量來自糖分,主要來自蔗糖、果糖與葡萄糖。
- 維生素:維生素A、C、E、K,以及維生素B群(包含葉酸)。
- ß-胡蘿蔔素含量極高,達1152微克。可轉換成維生素A,維持眼睛健康。
- 膳食纖維0.9 g,有助腸胃蠕動、排便順暢。
- 鉀106 mg,可穩定血壓。
其它成分
- 植化素:多酚、三萜類、羽扇豆醇,具有抗氧化與抗發炎特性。
- 過敏原:可能是漆酚(Urushiol)、間苯二酚(Resorcin)、檸檬烯(Limonene)、…等。
請讀者將注意力集中在糖分、ß-胡蘿蔔素、與漆酚這幾個成分上,因為讓大家擔心害怕的血糖飆高、皮膚黃與過敏反應和他們有關。
相關文章 ➤16種健康的、高碳水化合物的蔬菜與水果
芒果與血糖,只要適量,連糖尿病患都能吃
芒果很甜且有這麼多品種,所含的糖分是否相同?根據國外統計,每100克各品種芒果的含糖量介於13~15克之間,相差不大。重點在,這麼甜的芒果是否會導致血糖飆升?

芒果的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為中等
芒果中的糖分含量最多的是蔗糖、然後是果糖、最後是葡萄糖,90%的熱量來自這些糖分。芒果雖甜,但專家以升糖指數評定芒果的GI值(附註),是介於51~56之間,對於血糖的影響不大,屬於中等指數,與柳橙汁差不多。
附註:
GI值(Glycemic Index) 即「升糖指數」,是指食物進入人體2小時內,血糖升高的相對速度,用來衡量醣類食物對血糖上升幅度的影響。食物的GI數值越大,越容易讓血糖上升。有些食物含糖量雖高,但血糖升高的速度反而慢。GI值<55為「低升糖指數」,對血糖的影響很小。
GI值介於56~69為「中升糖指數」,對血糖的影響不大。
GI值>70為「高升糖指數」,對血糖的影響很大。低GI飲食有幾項特點:少精緻食物、多膳食纖維、少過度加熱、以及食物中的脂肪與蛋白質增加。低GI飲食可以讓血糖維持在穩定狀態,也讓胰島素維持敏感度。
專家解釋,與葡萄類似,芒果含糖量高,但它們的血糖生成指數仍然偏低原因有2:
膳食纖維延緩糖分的消化吸收
食物中的纖維會在消化過程中與糖分(或碳水化合物)混合,形成黏性凝膠,可以減緩通過胃腸道消化、減緩糖分被吸收的速度,讓血糖不易飆升。
相關文章 ➤蔬菜、水果的可溶性、不溶性膳食纖維,如何影響您的健康?
蛋白質(甚至脂肪)可延緩胃的排空,延緩糖分的吸收
蛋白質需要消化的時間很長,因此停留在胃的時間也長。一般認為,蛋白質會減緩胃排空、減緩小腸吸收糖分的速度,可減緩血糖值快速上升。
空腹吃芒果或一次吃太多,同樣會造成血糖不穩
纖維、蛋白質、甚至脂肪都有助於減緩芒果(碳水化合物)的消化,並延遲其吸收到血液中,有助於防止進食後血糖水平飆升。
根據上述的特性,芒果若是在飯後吃、而不是在空腹時吃,即使含糖量高,也能維持血糖的穩定,即使是糖尿病患者也能適當食用,但淺嚐即可。
相反的,無論是第 2 型糖尿病患者、患有胰島素抗性、或即使身體健康的人,空腹吃芒果或者一次吃太多,仍然可能影響血糖水平。
就像其它類型的水果,該怎麼吃才能不會對血糖造成太大影響,取決於腸胃的消化吸收狀態與自己的飲食模式。
對於試圖改善血糖控制的人而言,芒果仍然是一種健康的食物選擇,但為了獲得更均衡的餐食或零食,可嘗試將芒果與富含蛋白質的水煮蛋、起司或堅果搭配食用。
芒果吃太多,可能導致皮膚變黃
有些人在芒果季節狂吃芒果後,皮膚變黃,擔心是不是芒果有毒?
不是中毒。芒果是富含β-胡蘿蔔素的水果,是短時間內吃進太多β-胡蘿蔔素所引起的。
胡蘿蔔素血症
胡蘿蔔素血症的典型症狀就是皮膚角質層較厚的地方會變黃,例如,手掌與腳掌,嚴重時全身皮膚都會泛黃。
- 最初表現為鼻子、法令紋、手掌與腳底變黃,然後逐漸蔓延至全身。
- 皮脂與汗水中的胡蘿蔔素會沉積在脂溶性角質層中,因此,角質層較厚、出汗明顯的地方、以及手掌、腳掌處,皮膚顏色特別黃。
- 在人造燈光下,看起來最為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眼睛的鞏膜與黏膜缺乏角質層,不受胡蘿蔔素血症的影響。鞏膜若也呈黃色,表示有黃疸,需要就醫。
胡蘿蔔素血症是如何發生的?
只要不是疾病所引起的(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胰臟功能不全),原發性的胡蘿蔔素血症通常是攝取過量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或補充劑所致。
- β-胡蘿蔔素存在於所有有色素的水果與蔬菜中,特別是深黃色、橙色或綠色的蔬果。
- β-胡蘿蔔素含量高的水果和蔬菜包括芒果、木瓜、南瓜、胡蘿蔔、甘藷、以及深綠色蔬菜。深綠色蔬菜的葉綠素(綠色)可能會掩蓋住黃色,例如,深綠色葉菜類、花椰菜等。
- 乳製品,如奶油、起司和牛奶。
- 素食者較容易發生,因為許多蔬菜都含有類胡蘿蔔素。
要如何避免皮膚變黃?
- 避免大量攝取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
- 吃這類蔬果時盡量避免搭配高油脂食物,因為胡蘿蔔素為脂溶性,油脂會提高β-胡蘿蔔素的吸收。
胡蘿蔔素血症只需觀察、不必治療
只要停止攝取含類胡蘿蔔素的食物一段時間皮膚的顏色就會逐漸恢復正常。
芒果與過敏反應
芒果過敏,是當免疫系統將芒果中的蛋白質識別為有害物質並產生過敏的反應。芒果過敏並不常見,但可能會引起從輕微到嚴重的症狀,這取決於個人的體質與芒果的食用量。
即使放眼全世界,芒果過敏的案例極少,且芒果過敏的確切發生率尚不清楚,但很顯然,對芒果過敏的發生率遠遠低於其它更常見的過敏原。
芒果過敏反應
針對芒果的過敏反應,在臨床上已經有2種類型被描述過,包括立即性過敏反應(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與遲發性過敏反應(delayed hypersensitivity )。
立即性過敏反應
- 又稱第一型過敏反應(TypeⅠhypersensitivity)。
- 芒果引起的第一型過敏反應極少發生。
- 症狀在接觸芒果後很快出現(幾分鐘到1小時之內發生),所以患者會清楚知道是芒果引起的過敏。
- 症狀可能僅限於接觸區域,也可能是全身性。
- 症狀包括紅斑、皮疹、蕁麻疹、癢感、血管性水腫、喘息、咳嗽、打噴嚏、鼻塞、嘔吐、呼吸困難、…等。
- 在極少數情況下,可能會導致嚴重的過敏,會危及生命,須立即就醫。
遲發性過敏反應
- 又稱第四型過敏反應(Type Ⅳ hypersensitivity)
- 芒果引起的第四型過敏反應反而比較常見。
- 可能是接觸芒果果實、果皮、莖、樹液甚至芒果樹本身。
- 與芒果過敏原接觸後12小時以上才發生,最長反應時間在48~72小時之間。所以,患者不易察覺是接觸芒果所引起的。
- 接觸芒果後,導致所謂的「接觸性皮膚炎」,症狀包含皮疹、搔癢、…等。
- 可以是局部性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芒果的過敏原
芒果過敏原尚未完全確定。在芒果皮中發現了334種不同的蛋白質,在果肉中發現了2855種不同的蛋白質,其中一些蛋白質可能有引發免疫反應的特性。
- 芒果中最常見的過敏原稱為「漆酚」,在果皮或接近果皮的果肉中含量很高。
- 長期以來被懷疑可誘發芒果「遲發性過敏反應」的致敏物質是茶酚、間苯二酚。
- 芒果過敏原在加工過程(例如,加熱)中仍相對穩定,所以只要是對新鮮芒果過敏,芒果的加工食品也一樣不能食用。
如果吃了芒果而出現過敏反應,切記,遠離芒果才是最好的選擇。
References
1、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
2、Mango
3、Is mango the luscious superhero of fruit?
4、Can People with Diabetes Eat Mango?
5、Multifaceted Health Benefits of Mangifera indica L. (Mango): The Inestimable Value of Orchards Recently Planted in Sicilian Rural Areas
6、A Review on Ethnopharmacological Application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Bioactive Compounds of Mangifera indica (Mango)
7、Higher intake of fruits, vegetables or their fiber reduces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A meta-analysis
8、Personalized Nutrition by Prediction of Glycemic Responses
9、The Effects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s on Glycemic Response: An Overview and Futures Perspectives
10、Effect of Protein, Fat, and Both Protein and Fat on the Glycemic Response of a High Glycemic Index Meal
11、Carbs, Protein and Fats – Their Effect on Glucose Levels
12、How mangoes affect blood sugar and obesity
13、Mango Glycemic Index: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n Blood Sugar
14、What causes carotenoderma?
15、Carotenemia
16、Carotenemia: A Case Report
17、Mango Allergy Overview
18、Mango Allergy
19、What to know about mango allergy
20、Mango Dermatitis After Urushiol Sensitization
21、Hypersensitivity manifestations to the fruit mango
22、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to mango flesh
23、Allergies explained
24、Type IV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
25、Contact Allergy Induced by Mango (Mangifera indica): A Relevant Topic?